云泽

学生党,不定时更新原创随笔、文章,转载请声明

围城•要让自己配得上自己的野心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  读钱钟书的《围城》有感

       站在高高的书柜前,轻轻打开僵重的柜门,老旧的木板发出刺耳的吱嘎声,我的目光在密密麻麻的并在一起的书中来回梭巡,在最高的那一层,静静的躺着一本蓝灰色的硬壳精装,书已经拆了封,虽然蒙了一层薄灰,但翻开书页却是崭新而洁白,在第24页夹着一枚书签,上面是,小学班主任的签名和她留下的一句话:要让自己配得上自己的野心。

       这本书是五年级时班主任赠予我的,我对那本书的第一印象,并不是书中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——刻薄的议论、幽默感的讽刺,而是流传最广的那一句话: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,城外的人想冲进去,对婚姻也罢,职业也罢,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。

      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座城,令人心之向往,却在踏入后又落荒而逃?初读这本书时的我并不理解,又并不欣赏那笑里藏刀的文风,故 而寥寥只读了20几页便将其封存闲置。

初三这年,我在考场前的徘徊和深夜的辗转反侧中隐约看到了“城”的影子,看到了方鸿渐的影子,并非绝望而透彻的情爱,而是他蹉跎的才华和学业。

       在父母与老师的口述中,我愈发羡慕那些才识过人,考上了重点高校的学生,愈发向往那光鲜亮丽,功成名就的生活。我并不是个多么谦卑的人,我虽然自认并非天赋异禀,但也不愿平庸一生,呆在这座小城碌碌无为。我想去繁华的大城市,找自己最称心的工作,把人生过得美满而精彩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成功美满的未来就像是城外的风景,中考是座小城,高考是座大城,人人皆在城中,高高的城墙是由一张张试题摞成的,推开城门可能要历尽千辛万苦,而锁起城门,仅仅是在一念之间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学海中漫步近十年,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瓶颈,在那些濒临绝望的时刻,也有想过放弃,何必那么拼呢?成功的几率那么小,为何不在有限的人生中及时行乐,随遇而安?一面这样想着,一面又担忧起来,要是如今就这么放弃了,哪还有机会可以选择呢?现在轻松快乐了,那未来又会如何呢?想起曾经还信心满满夸下海口,自命不凡,就多么想嘲笑那时天真无知的自己,就像方鸿渐那样自诩是出水蛟龙,风风光光的出国留学,不成想在现实面前被狠狠的扇了几个巴掌。

        在《围城》里,钱钟书讽刺最甚的恐怕就是方鸿渐了。一本小说的前后反差在他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,在《围城》的开篇,印度洋的风,红海美丽的夕阳,这是为方鸿渐出场的浪漫的铺垫,彼时的他正27岁,风华正茂,一表人才,又顶着留学生的名头,站在归国的游轮上,内心只有一片美好的幻想。而到了小说结尾,留给他的只有这样一句评价:“不讨厌,但是全无用处”。造就这一悲剧的恰恰是他的野心,是他配不上野心的付出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碌碌无为过了大学四年,一无所成。这四年里他对于自己的学业和人生没有任何的规划,每一天都是得过且过。但他也是一个傲骨嶙嶙的年轻人,一生恨极了平庸这样的字眼。亲人朋友的锦衣玉食,加上自己出生便高人一等的际遇,都赋予了他极大的野心,这样的人不会甘于平凡,他甚至不会去承认自己早已泯然众人矣,可他又不愿用付出来换取成功。于是他在回乡之前花重金给自己买下了一个博士学位,掩耳盗铃。而在外人看来,他依旧是平庸的。

       这所谓围城,不过是人们将野心束之高阁,然后画地为牢,把自己圈在一座以平庸为名的城池里,明明不甘于此,却再也无法走出。

      “野心”和“欲望”并不是贬义词,相反他们是在绝境中支撑人们不言败,不放弃的动力,是不惧前方艰难坎坷,也要勇往直前的信念。

少年,青春热血,这十几岁的年龄,就应该把野心写在脸上,正视自己的欲望,并为此付出一切。有一句格言永远不会被反驳,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想在未来站到更高的高度,那就多背一课单词,多写一行字,多解一道题,多看一分钟书。今天的每一份努力,是为了在未来多一份选择的权利。不愿平庸,那就要有野心,不愿平庸,那就要让自己配得上自己的野心。

        成功与否,说来也并不难,不过就在一念之间。陷入自我的怀疑时,不妨扪心自问,我有没有真正努力?有没有对得起自己?如果是答案是肯定的,那围城自然也不复存在了。

评论(5)

热度(34)

  1.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